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培养方案

2021级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3年制高职“线场课堂”人才培养方案

2022-04-04 18:16:01


2021级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3年制高职“线场课堂”人才培养方案本着“岗位引出技能,技能引出课程”的宗旨,将整个方案分为课程、培养两个部分:

一、课程建设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主要依托上汽大众(南京)汽车产业学院、南阳华胜汽车产业学院、南阳泰祥汽车产业学院开展线场教学工作,其典型岗位主要有汽车车身焊装、汽车装配制造、白车身检测与修复、汽车总装检测调试、新能源汽车维修等。本专业学生胜任典型岗位工作,需通过专业课程学习和岗位技能训练,以满足相关产业学院生产岗位人才需求,具体内容如下:

(一)汽车焊接操作工:掌握车身焊接工艺的专业知识、工艺方法和技术要求,具备使用各种焊机(悬挂式点焊机、固定式点焊机、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 、螺柱焊机、钎焊)的操作及日常维护的能力。

(二)汽车装配操作工:掌握汽车装配制造的专业知识、工艺方法和技术要求,具备使用风动扳手、扭力扳手、铆枪、样冲等其他电动/气动装配工具的操作和日常维护的能力。

(三)白车身检测修复员:掌握白车身检测和修复的专业知识、工艺方法和技术要求。掌握白车身表面质量的检验方法、判定标准,会使用常用的检测及修复工具,如:油石、拔坑器、撬棍、锉刀、榔头、高频打磨机、偏心打磨机等,同时具备能够对质量缺陷进行修复的能力。

(四)汽车检测调试员:掌握汽车装配检测的专业知识、工艺方法和技术要求,具备对汽车的各个总成及整车进行检测调试的能力。

(五)新能源汽车维修工:掌握新能源汽车构造和原理的理论知识以及机械和电子系统的维修技能。能够使用万用表、诊断仪、示波器等专用工具检测故障并维修。

典型岗位

核心技能

对应课程

课程属性(专科/专长)

汽车

焊接

操作工

了解汽车

汽车概论

专科

熟悉焊接工艺

机械制图

专科

汽车机械基础

专科

焊接操作技术

汽车焊装工艺

专长

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制造

专长

汽车

装配

操作工

了解汽车

汽车概论

专科

熟悉装配工艺

机械制图

专科

汽车机械基础

专科

装配操作技术

汽车焊装工艺

专长

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制造

专长

白车身检测

修复员

了解汽车

汽车概论

专科

熟悉检测标准及工艺要求

机械制图

专科

汽车机械基础

专科

缺陷修复技术

白车身检测与修复

专长

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制造

专长

汽车

检测

调试员

了解汽车

汽车概论

专科

熟悉整车及各总成的检测方法

机械制图

专科

汽车电工电子

专科

汽车机械基础

专科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专科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专科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

专科

调试操作技术

汽车总装与调试

专长

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制造

专长

新能源汽车修理工

汽车机械系统结构认知及检修

新能源汽车概论

专科

汽车构造(上、下)

专科

白车身检测与修复

专长

汽车焊装工艺

专长

汽车总装与调试

专长

软件编程类

计算机制图CAD

专科

汽车单片机技术

专科

C语言程序设计

专科

新能源汽车专项技术

 

新能源汽车电机及控制技术

专科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检修

专科

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

专科

新能源汽车电学基础与高压安全

专科

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制造

专长

二、培养体系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新能源汽车技术

国标代码:460702

(二)入学要求(招生对象)

一般为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及修读形式

修业年限以3年为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弹性安排学习时间。

修读形式为全日制。

(四)职业面向

 本专业职业面向如下表所示: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所属专业类

(代码)

对应

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

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装备制造大类(46

汽车制造类(4607

新能源整车制造(3612);汽车修理与维护(8111

汽车工程技术人员(2-02-07-11);汽车整车制造人员(6-22-02);汽车摩托车修理技术服务人员(4-12-01

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部件装配、调试、检测与质量检验;

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部件生产现场管理;

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部件试验;

新能源汽车维修与服务

本专业可获得的职业技能证书为:新能源汽车相关1+X证书、低压电工证、二手车鉴定与评估师证书、新能源汽车检测工证书、制造与维修类企业内部认证证书等。

 

 

(五)培养目标、规格

1.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汽车后市场领域,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在汽车后市场及相关领域从事新能源汽车性能检测、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新能源汽车机电维修、新能源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新能源汽车销售、汽车服务业基层管理等工作的技术技能人才。

2.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素质结构

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过程中,更要注意学生素质养成的教育和引导。经过三年学习和锻炼,学生应具有如下素质结构:

1)道德素质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2)职业素质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3)身心素质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能够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具有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2、知识结构

1)公共基础知识

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掌握专业相关的词汇和基本语法,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能进行阅读与表达;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相关知识。

2)专业基础知识

了解本专业所必需的汽车文化知识,熟悉汽车零件图和装配图要素及CAD程序;掌握机械制图、新能源汽车电工电子、汽车机械基础、汽车构造、C语言程序设计、汽车单片机技术;掌握汽车检测常用仪器、工具和设备的选择、维护与操作规程。

3)专业技术知识

掌握新能源汽车电学基础与高压安全、新能源汽车电机及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检修、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新能源汽车车身电控系统检修、新能源汽车综合故障诊断等专业技术知识。

4)专业相关知识

了解汽车制造相关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熟悉新能源汽车制造工艺学、汽车试验技术、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汽车美容与装饰、二手车鉴定与评估、汽车生产现场管理,汽车售后服务企业管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概论、汽车轻量化技术、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方面的专业相关知识。

3、能力结构

1)通用能力

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计算机操作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具有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能力。

2)专业能力

能够识别新能源汽车的组件和仪表报警灯的含义;能够遵循安全操作规范,从事新能源汽车装配与调整;能够根据用户手册或保养手册要求进行新能源汽车的维护;能够使用常用高压电作业检测设备工具进行高压断电、高压绝缘检测;能够进行新能源汽车高压驱动系统的性能检测和组件更换;能够进行新能源汽车电路分析;能够进行新能源汽车CAN总线的检测和分析;能够进行新能源汽车暖风和空调系统的检测和组件更换;能够进行新能源汽车故障码和数据流的分析;能够判断新能源汽车常见故障并进行检测维修。

3)职业能力

具备职业生涯规划、独立学习和决策能力;具备参照国家质量标准、国际标准和汽车制造商质量规定进行汽车质量评审与检验的能力;具备制定维修方案,排除汽车综合故障的能力;具备使用与维护电动汽车电池、电机及电控系统的能力;具备与客户交车,处理客户委托的能力。

4)综合能力

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组织协调和公共关系处理能力;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团队协作精神,具备创业意识,具有创新创业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Ø  全科模块课程(45学分)

1.必修课程(21学分)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

课程目标: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价值取向,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治观教育为主要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增强学法、用法的自觉性,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行为修养和法律素养。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七个部分:绪论;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第四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具体理论课的授课过程中,可以用专题授课的方式进行。

本门课程和社会现实的联系非常紧密,必须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让学生在亲身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结合各章内容,选择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撰写爱国影片观后感、学会一首革命歌曲、毛泽东诗词朗诵比赛、新闻播报等形式开展课堂实践教学,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研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学分)

课程目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打牢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科学思想基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包含三部分内容:①毛泽东思想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采用理论和实践教学两种形式,运用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加深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认识;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准确掌握其科学内涵和实质,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大学生心理健康(1学分)

课程目标: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政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更好的适应和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义和利、群和己、成和败、得和失,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

理论(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心理保健知识,增强保健意识提高心理保健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创业、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能力(技能)目标: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挖掘心理潜能,促进自我实现,以培养新时期高素质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职业技能人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理论教学以学生“体验、感悟、分享、实用”为目标,主要采用讲授、案例、启发、小组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线上线下等多种教学措施手段相结合,增强学生心理保健知识。实践教学结合学生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人际关系、情绪调节、就业心理等),组织有针对性的实践教育活动。本课程为考查课,考查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上课出勤、表现及实践活动参与情况,二是学习后对自身发展的反思或某一方面问题的认识理解。

本课程内容涵盖心理健康基础知识、自我意识、人格发展、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压力管理、挫折应对、恋爱及性心理、心理危机应对、职业生涯规划等,让学生学会认识自我,进行自我调节,增强社会适应,提升心理素质,培养积极向上、理性平和、自尊自信的健康心态,做高素质的职业技能人才。

4)形势与政策(1学分)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认识形势与政策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学会正确的形势与政策分析方法,特别是对我国的基本国情、国内外重大事件、社会热点和难点等问题的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使之能科学预测和准确把握形势与政策发展的客观规律,形成正确的政治观。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综合运用有关学科的知识,密切结合国内外形势,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决定教学内容,结合形势的发展进程组织专题教学。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大时事,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认清形势和任务,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为强大祖国为发奋学习,继续成长,同时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面对不断变化发展的国内外复杂形势和社会现象,能够把握形势发展的主流和本质。

5)军事技能(2学分)

军事技能课程是普通高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以军事技能训练为主。

6)军事理论(2学分)

课程目标:军事课是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的必修课程。通过军事理论课教学,让学生了解掌握军事基础知识,增强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提高学生综合国防素质。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军事课要以习近平强军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遵循,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和总体国家安全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强军目标根本要求,着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提升学生国防意识和军事素养为重点,为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和建设国防后备力量服务。军事理论内容包括中国国防、国家安全、军事思想、现代战争、信息化装备。采用课堂教学和教师面授的形式,重视信息技术和慕课、微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课程在教学中的应用和管理。军事理论教学进入正常授课课堂,严禁以集中讲座形式替代课堂教学。

7)体育(4学分)

课程目标:体育课程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大学生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课程目标有基本目标(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而确定的,分为五个领域目标: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和发展目标(针对部分学有所长和有余力的学生确定的,也可作为大多数学生的努力目标,分为五个领域目标(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 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体育课程包含体育基础理论知识、运动项目基本理论知识、基本运动技能。

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以育人为目标,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通过体育课教学使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理论知识、运动项目基本理论知识、基本运动技能;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兴趣,全面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体育素养。

8)大学英语4学分)

课程目标:高职英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使他们能够独立地阅读英语资料,并能进行简单的日常口语交流,增强自主学习有能力,为他们提升就业竞争力和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为目的,重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如下要求:

①词汇:能够掌握2000个左右的常用英语单词。

②语法:能够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并能基本正确地加以运用。

③听力:能够听懂结构简单、发音清楚、语速较慢的英语材料。

④口语:能够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和会话。

⑤阅读:能够基本读懂简单的英文资料,理解基本正确。

⑥写作:会写基本的英语应用文,格式恰当,语句基本正确,表达清楚。

⑦翻译:能够进行简单的汉英、英汉互译。

2.限修课程(18学分)

1)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2学分)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建立以课堂教学为主,个性化就业创业指导为辅,理论和实践课程交替进行的教学模式,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让大学生顺利就业、适应社会及树立创业意识提供必要的指导。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了解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和择业观,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做到人职匹配、人尽其才,同时也在为用人单位培养高素质、用得上、留得住的优秀人才。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分为四篇十六章,分别是职业规划、创业教育、就业指导和职场导航,四个篇章连成一体,从理论教育和实践操作两方面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和创、就业指导,第一篇从自我定位、职业探索方面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和知识,解答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上的困惑:第二篇从创业意识的萌发、创业品质的提升、创业团队的建设和创业实践的操作上激发大学生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培养创业素质:第三篇从材料准备、求职技巧、就业陷阱防范、政策法规的具体把握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择业、就业的实战型指导;第四篇从职场新人的必备知识、必备技能上为学生解读职场礼仪、职场动态、职场故事。四篇既着力于为社会培养实用、务实、过硬的一线就业人才,又致力于为社会造就敢为、坚韧、合作的创新创业人才,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使学生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升学有门路,发展有基础。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1学分) 

课程目标: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融的新形势,多元价值观较量的新局面,以及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意识形态多样化的新环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引领当代大学生坚持崇高理想追求,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塑造文明道德风尚,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之人。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主要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内涵与特征、功能和作用以及高职大学生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方法、使命等,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大学生综合素质训育的相关内容。

从而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而且能够明确正确的价值取向,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一开始就扣好人生的扣子,切实做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努力使自己成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3)国家安全教育(1学分)

课程目标:通过国家安全教育的开展,提高学生对国家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丰富学生国家安全知识方面的储备,增强了国家安全意识。

4)大学生劳动教育(1学分)

劳动教育课程是普通高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本课程主要围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组织、劳动安全和劳动法规等方面组织课程内容,传播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思想,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5)创新创业基础 1学分)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掌握创新思维的方法、理论和技巧,掌握创业资源整合与创业计划撰写的方法,熟悉新企业的开办流程与管理,提高创新创业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和科学创业观。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正确理解创新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自觉遵循创业规律,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将学科前沿理论融入课堂内容,以创业过程为脉络,紧扣机会与创业者创新创业精神相联系主题,讲授创业各阶段可能遇到的关键问题的识别方法和问题成因分析,并根据实战经验提出规避陷阱策略和解决措施。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政策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持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经验传授与创业实践相结合,把知识传授、思想碰撞和实践体验有机统一起来,培养创新创业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6)高等数学(4学分)

课程目标:《高等数学》作为高职院校理工科等专业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获得相关专业课程必备的数学知识与素养,以及未来工作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为学习专业课程和现代科学技术打下必要的数学基础;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应用数学意识;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使学生既具有独立思考精神,又具有团体协作精神,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对照教育部最新制定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致力于实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通过一元函数微分学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极限的思想,掌握极限的运算方法;理解导数和微分的概念,掌握导数和微分的基本公式和运算方法,并会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增减性、极值、曲线的凹凸性和拐点,会描绘比较简单的函数的图形;会求函数的最值,会解实际问题的最值问题。

通过一元函数积分学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概念,掌握积分的基本公式和基本方法;了解微分与定积分、不定积分与定积分之间的关系;掌握牛顿—莱布尼兹公式;并会用定积分的“微元法”解决一些几何、物理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通过线性代数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行列式概念及其基本性质,会计算较简单的行列式;掌握矩阵概念及其基本运算,了解矩阵的初等变换和矩阵的秩的概念,会利用矩阵的初等变换求矩阵的秩和矩阵的逆矩阵;掌握向量(组)及其基本运算,了解向量组的线性相关和线性无关、向量组的极大无关组和秩、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及线性方程组的基本理论,会用高斯消元法解线性方程组。

课程内容不仅反映出专业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征,同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在抽象思维、推理能力、应用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诸多方面均有大的发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处理实际专业问题的数学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以满足后继专业课程对数学知识需要,培养出能够满足工作需要的,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7)大学语文 4学分)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一门必修的职业通用能力课程,是一门集工具性、人文性、思想教育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基础课程。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包含两部分内容:文学作品赏析(必讲篇目)和应用文写作。“文学作品赏析”部分可适当采用讨论、情景教学法、文章赏析写作等方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领悟能力。“应用文写作”部分可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接受应用文写作训练。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可以获得汉语言听说读写的基础知识及人文知识,掌握鉴赏文学作品的知识,掌握职业需要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知识。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好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并且经过《大学语文》的学习,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完成文化人格的塑造;学会团队合作,实现学生爱岗敬业精神的培育;学会自学的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8)信息技术(4学分)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一门计算机应用入门的通识课,旨在普及计算机文化,帮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培养学生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使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加工信息、传播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概念,根据实际需求配置计算机;理解典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会安装使用计算机内/外部设备;理解信息技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概念,了解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熟练使用一种或多种输入法进行文字及符号信息录入;会制作Word表格,熟练掌握图文混排以及长文档的排版;会制作Excel电子表格并能对数据进行计算与分析管理;能设计制作主题突出、界面美观的演示文稿;会使用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基本的加工处理;了解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多媒体等技术的应用领域、基本概念和相关技术,培养信息系统安全与社会责任意识;了解计算机领域的前沿信息技术;能利用计算机快速获取有效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培养信息素养。

3.限选课程(4学分)

1)美育课程(1学分)

美育课程包含《音乐鉴赏》、《美术鉴赏》、《舞蹈鉴赏》、《影视鉴赏》四个方面内容,根据线场条件和学生自身需求合理开设。

①音乐鉴赏  (1学分)

课程目标:是一门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人文素质的课程。用优美音乐打开学生的耳朵,并从音乐表现的机制、阐释的权力、音乐欣赏的方式与层次等几个方面来引导学生把握音乐所表现的寓意,提升音乐修养。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主要学习欣赏中外各时期、各类型的经典音乐作品,结合中外音乐发展史系统讲解与欣赏中外音乐发展史的艺术成果,并通过实践环节培养学生赏析的能力,发展学生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审美意识,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分析各类不同体裁音乐作品的能力,从而扩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艺术素养以及对艺术类的认识,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②美术鉴赏  (1学分)

课程目标: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美术知识欣赏普及教育。引导学生掌握欣赏艺术作品的特殊规则,获得审美享受,并提高学生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能力。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通过赏析美术作品,基本了解中外经典美术作品相关信息,掌握美术的基本知识及其审美鉴赏方法等,丰富学生们的美育知识,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增强学生对美术及绘画的兴趣与爱好,提高感受、理解、鉴赏美术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高雅的审美情趣,以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③舞蹈鉴赏  (1学分)

课程目标:面向全体学生进行舞蹈欣赏普及教育。从怎样欣赏舞蹈、欣赏舞蹈的范畴及途径、古典舞欣赏、民间舞欣赏、现代舞欣赏、当代舞欣赏等方面出发,讲解舞蹈基础理论知识,通过具体的舞蹈作品,引领学生去感受舞蹈艺术的意蕴和意境,提高学生基本的审美品质和艺术理论水平。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通过对中国民族民间舞(其中包括藏族舞蹈,蒙古族舞蹈,傣家族舞蹈,维吾尔族舞蹈等),以及外国舞蹈作品的欣赏使学生了解不同风格舞蹈的艺术形式,了解舞蹈的基本常识,掌握古今中外舞蹈的发展历程以及每个历史阶段所具有代表性舞蹈作品的欣赏与分析,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培养学生欣赏舞蹈的能力,陶冶学生艺术情操,开阔学生们的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气质和自信心,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自身的艺术修养得到提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取向。

4影视鉴赏(1学分)

课程目标: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电影欣赏普及教育。通过优秀影视作品案例,带领学生从文学、社会学、美学角度出发感受影视艺术,为学生提供一幅现实生活的图景,深入了解影视作品所反映的文化世界。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通过赏析电影作品,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增强学生对电影的兴趣与爱好;了解中外经典电影及有关基本知识;提升感受、理解、鉴赏电影的能力,养成欣赏电影的文明习惯;培养学生具有高雅的审美情趣,以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提高素质的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们了解或基本掌握影视艺术的基本知识、影视艺术的历史发展及其审美鉴赏方法等,丰富学生们的美育知识,提高学生们对影视作品的审美感受力及鉴赏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学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课程包含《经典诵读》、《中华礼仪》、《传统技艺》、《文学瑰宝》等,根据线场条件和学生自身需求合理开设。

①经典诵读 (1学分)

课程目标:通过传统的国学经典诵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道德情操,探索出传承经典与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方法。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了解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和诵读技巧;能背诵和理解部分诗文;能写出个人的读书心得、读书感悟。

②中华传统文化之文学瑰宝  (1学分)

课程目标:让学生尽情领略我国文学之美,探索出传承经典与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方法。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主要介绍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文学,包括四个部分:诗歌、散文、小说和戏曲。

3)健康教育(1学分)

健康教育课程包含《防艾教育》、《生理健康》、《食品与健康》、《健康与健康能力》等,根据线场条件和学生自身需求合理开设

(4)职业素养(1学分)

职业素养课程包含《职场与人生》、《公共关系礼仪》、《公关与沟通》等,根据线场条件和学生自身需求合理开设。

4.任选课程(2学分)

(1)党史国史(1学分)

党史国史包含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等,根据线场条件和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选择。

2)中华传统文化(1学分)

中华传统文化包含经典诵读、中华礼仪、传统技艺、文学瑰宝等,根据线场条件和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选择。

Ø  专科模块课程(46学分)

1.必修课程(38学分)

1)新能源汽车概论 2学分)

课程目标:《新能源汽车概论》课程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新能源汽车的类型、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以及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气体燃料汽车、生物燃料汽车、氢燃料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的基础知识,对电动汽车储能装置、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电动汽车能源管理系统和回收系统、电动汽车充电技术,以及新材料和新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有整体的了解。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是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内容是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新能源汽车的最新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熟悉新能源汽车的类型及对应主流车型;熟悉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特点和结构组件的安装位置;熟悉各类仪表报警指示灯;熟悉新能源汽车的常见功能。

2)机械制图  4学分)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关于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课程,是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从文化基础课转向专业课程学习的奠基石。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读图、绘图,运用各种作图手段来构思、分析和表达工程问题的能力,在专业学习中起到夯实基础的作用。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主要介绍了机械制图基础知识,与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相关的机械制造基本知识,常见机械图样的绘制与阅读,计算机辅助绘图与三维建模基本知识等内容。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能够执行制图国家标准及其相关规定;掌握正投影基础概念;掌握机械零件和机器的表达原则和方法;具备绘制和识读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形体表达能力;培养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3)计算机制图CAD  4学分)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主要是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制图CAD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以及在先进制造领域中的地位和应用情况;掌握计算机制图CAD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计算机制图CAD系统的软硬件环境和一些关键技术;了解制图的国家标准,掌握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并能够使用绘图软件完成各种机械图样的绘制和标注;掌握计算机制图CAD软件的应用,为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提高产品设计开发和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课程内容包括:机械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投影理论基础,立体的投影,组合体,轴测图,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AutoCAD简介,常用绘图方法,二维图形的编辑,文本标注,尺寸标注,图层与图块的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阅读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图的能力;具有阅读一般装配图的能力;具有查阅有关零件手册和国家标准的能力;具有绘制中等复杂程度装配图的能力;同时应熟悉图样的基本知识和常用几何作图的方法;熟悉投影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握用CAD软件作图的基本方法;掌握机件形状常用的表达方法;掌握零件图的概念、视图选择、尺寸标注、技术要求,能够识读较复杂的零件图和用CAD软件绘制简单的零件图;掌握公差与配合的概念、内容、代号和标注方法;熟悉常用零件的画法;掌握装配图的概念、内容,能识读汽车部件的装配图。

4)汽车机械基础  4学分)

课程目标:《汽车机械基础》是汽车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掌握汽车机械知识和技能的支撑课程,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核心课程。它以培养学生处理一般汽车机械问题为主要目标,同时为后续汽车底盘构造及检修、汽车电器构造及检修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是学生由偏重理论学习向结合汽车机械实践学习的过渡和转折点,在整个专业课程的学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以构件的力学分析为基础,以常用传动机构和通用零件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机械传动方式为主线来进行的。汽车常用构件力学分析,主要介绍构件(物体)的受力分析、运动分析以及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失效破坏的规律,承载能力的计算等;轴系零部件,主要介绍汽车机械中轴系零部件及联接和支承的常用零部件的类型、结构特点、结构设计、组合设计以及标准零部件的选用等;汽车常用机构传动,主要介绍汽车机械中常用机械传动机构的工作原理、类型、运动特点及特性分析、选用原则、以及一般维护知识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汽车常用材料、常见结构和常用零件等的认知能力、应用能力,掌握机械加工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技术改造工作打好基础。

5)汽车构造(上、下)  8学分)

课程目标:《汽车构造》是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汽车的组成;整车和各系统的发展方向;汽车主要总成的分类方法、编号规则、功用和布置形式;整车及总成的常用术语、主要性能指标、结构参数。掌握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汽车底盘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汽车电气系统的结构合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态度,培养适应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职业基本能力。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主要内容有汽车发动机基本知识、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汽油机燃油供给系、发动机冷却系与润滑系、发动机点火系与起动系、汽车进排气系统、汽车传动系、汽车行驶系、汽车转向系、汽车制动系、汽车车身电控系统、汽车电气设备等。要求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底盘、电气等系统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维修技能。理实一体化教学,突出实训。

6C语言程序设计 4学分)

课程目标:《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是通过计算机语言的学习和案例实训,使学生熟悉C语言的基本理论、基本编程方法、基本内容和主要应用领域;培养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汽车各电控系统的软件编程有一定认识。培养善于沟通表达、创新学习、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汽车单片机技术和了解维修汽车电控系统打下良好的基础。是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学生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主要内容有C语言框架、程序结构、数组、函数、指针、结构体等。要求学生熟悉C语言程序的结构与特点,掌握VC软件的下载、安装、配置与使用。掌握输入、输出函数的使用、分支结构、多分支机构;了解循环结构,掌握for循环基本结构。掌握breakcontinue语句,了解多重循环。掌握一维、二维、字符数组的定义和使用。掌握函数参数及其返回值、函数的声明与调用、函数参数的传递方式。掌握指针的概念、直接访问与间接访问、指针变量的应用、指针与字符串。掌握结构变量和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及引用。

7)汽车单片机技术 4学分)

课程目标:《汽车单片机技术》作为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单片机的发展,类别及在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掌握微控制器的内部结构、引脚功能、CPU结构、存储器配置、时钟和振荡电路、复位和中断系统及指令系统;掌握微控制器的定时模块、A/D转换模块、串行通信模块、输入/输出(I/O)端口结构原理和功能;掌握控制器局域网(CAN)的基本知识和节点的主要器件的结构和功能。 熟悉典型的汽车单片机和电子控制单元的特点、组成和工作原理;具备对汽车单片机系统常见故障有一定的诊断分析和检修能力;熟悉车载网络的特点、组成和工作原理;对车载网络系统的常见故障具备一定的诊断分析和检修能力。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主要内容有绪论、微控制器的硬件结构、微控制器的指令系统、微控制器的定时模块、微控制器的A/D转换模块、微控制器的串行通信模块、微控制器的输入/输出(I/O)、汽车单片机应用系统、控制器局域网(CAN)、CAN节点的主要器件。通过理论和实践学习,针对MCS-51单片机结合实验箱,是学生掌握基本的程序编写能力,掌握车载网络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初步具备单片机系统开发的能力,分析车载网络结构和故障排除的能力。

8)新能源汽车电学基础与高压安全  4学分)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核心课。该课程的学生主要是使学生对电学有基础了解,对新能源汽车的高压有深刻的认知,掌握电学基础知识和高压安全防护、救急知识,掌握国家高压安全的各项规定,使学生可以在日后学习新能源汽车各专业课以及实际维修操作中,具又较强的安全防护意识和急救能力,具有规范化操作的能力。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主要学习常见电路基础元件及特性并能够进行相关测量;新能源汽车高压警示标记和高压组建的绝缘检测;国家高压法规、维修车间防护和维修人员资质等;常用绝缘工具的识别和高压检测设备的使用;掌握高压中止(切断回路)标准流程操作;掌握高压安全和防护知识;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掌握国家高压安全法规等。 教学中以实际操作为主,注意安全意识的教学,使学生均能正确的对新能源汽车进行高压部件操作,以及具有必备的高压急救技能。

9)新能源汽车电机及控制技术 4学分)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核心专业课程。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能够掌握新能源汽车中主要使用的几种电动机,包括直流电动机、交流感应电动机、交流永磁电动机和开关磁阻电动机的机构、原理及应用,以及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结构及其控制方法。熟悉对上述电机的调速、分析及控制。结合生产实际,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而能够解决专业技术实际问题,养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简单电机模型工作原理;永磁同步电机结构与工作原理;交流异步电机结构与工作原理;典型电机拆装与检测;电机驱动系统传感器结构和原理;汽车变频器结构和基本原理;典型汽车变频器结构拆装;电机及控制系统热管理等。通过加强实践教学,使学生在掌握理论原理基础的前提下,更好的掌握实操能力。

2.限修课程(8学分)

1)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检修  4学分)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核心专业课程。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与管理的应用基础理论知识,能对电源系统进行安装与调试,能对电池及管理系统进行故障诊断与分析,能处理常见的故障,为专业就业打下基础。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主要讲授动力电池分类及结构原理;电池组的连接方式和常用参数;动力电池组及管理系统各组件安装位置和功能;动力电池组漏电检测;电动机械式接触器的作用和电源管理系统状态检测;动力电池组管理系统组件工作原理与外部低压连接口的定义;动力电池组拆装与评估;电池模组和单体电池的检测和均衡;能够进行动力电池组电池模块充放电与容量均衡;动力电池组热管理系统;上电控制逻辑和检测等。教学采用任务驱动式,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加强实践教学占比,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实践技能。

2)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 4学分)

课程目标:本课程是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核心专业课程。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的结构原理和维修方法,能对新能源汽车电源系统、充电系统、暖风和空调系统、制动系统等进行故障分析和排除。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使其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同时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严格的质量意识。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新能源汽车电源系统结构与检修;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结构与检修;新能源汽车暖风与空调系统结构与检修;新能源汽车制动系统结构与检修;新能源汽车电路分析;新能源汽车CAN总线的检测和分析等。

Ø  专长模块课程(56学分)

1.限修课程(16学分)

1)白车身检测与修复(4学分)

《白车身检测与修复》是面向上汽大众(南京)汽车产业学院开发的线场教学课程,针对冲压和车身车间的工作岗位特点而开设,是培养掌握汽车车身修复专业能力,并具有规范操作技术和良好职业素养的人才的核心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企业生产过程中冲压件及白车身的质量缺陷的检测与修复技术,掌握相关的工艺特点、操作流程及技术要领。能检测并判断不同的质量缺陷,会使用相应的工具进行修复。初步具备改进相关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的能力。

主要内容:白车身及冲压件产生质量缺陷的类型和原因;各种质量缺陷的检测方法;各种质量缺陷的修复技术及相关工具的操作方法。

(2)汽车焊装工艺(4学分)

《汽车焊装工艺》是面向上汽大众(南京)汽车产业学院开发的线场教学课程,针对车身和总装车间的工作岗位特点而开设,是培养掌握汽车焊接与装配专业能力,并具有规范操作技术和良好职业素养的人才的核心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汽车制造过程中焊接与装配的操作流程。能熟练使用各种焊枪、气动/电动装配工具。掌握汽车焊接与装配的工艺特点。

主要内容:各种焊枪、气动/电动工具的使用方法;点焊、缝焊、螺纹焊等焊接工艺;螺栓连接、铆接,涂胶等装配工艺。

(3)汽车总装与调试(4学分)

《汽车总装与调试》是面向上汽大众(南京)汽车产业学院开发的线场教学课程,针对总装车间的工作岗位特点而开设,是培养掌握汽车装配与调试能力,并具有规范操作技术和良好职业素养的人才的核心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熟悉汽车总装配的工艺特点;熟悉汽车各总成的装配工艺特点;掌握汽车检测的相关工艺和检测后的调试工作;会对整车和各总成进行调试。

主要内容:汽车总装配的生产工艺;发动机的装配工艺;底盘的安装与调试;内饰的装配与调试;整车的检测与调试。

(4)安全生产制造类(4学分)

《安全生产制造》是面向上汽大众(南京)汽车产业学院开发的线场教学课程,结合企业的生产环境而开设。其目标是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掌握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规范生产操作技术。

主要内容:消防安全;用电安全;机械设备安全注意事项;电气焊机安全注

意事项;高空作业安全注意事项;天车安全注意事项;叉车安全注意事项;警示标识和紧急求救;员工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

2.限选课程(12学分)

(1)智能网联汽车概论、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配件管理与营销(4学分)

(2)汽车售后服务与管理、汽车维修质量检验、汽车商务礼仪(4学分)

(3)二手车鉴定与评估、汽车美容与装饰、汽车涂装技术与车身修复(4学分)

(4)顶岗实习(20学分)

本课程是学生毕业上岗之前的综合性生产实践,使学生深入企业生产岗位中锻炼提升自己,开阔眼界,为今后适应新的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让学生了解企业各种规范与管理制度,了解企业经营与管理流程,了解企业文化,并能结合实习岗位的职责与要求完成产品质量检验、跟踪、5S管理等具体的工作任务,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储备必要的知识与技能。

3.必修课程(8学分)

1毕业论文(设计、调研报告)(5学分)

课程目标:毕业论文(设计、调研报告)是汽车类相关专业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和综合性教学环节。毕业论文(设计、调研报告)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学科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包括文献资料查阅,技术手册的正确使用,技术比较,系统分析,设计方案与技术处理,绘图,设计论文的撰写等方面的能力。毕业设计对培养学生的工作作风、工作态度以及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设计题目主要根据三个方面选题:一是根据学生毕业去向及拟从事专业选题;二是根据专业内容选择研究方向和使用的设备。三是结合教师科研课题定设计题目。指导教师根据学生设计的方案、申报书、申请书、答辩四方面情况给出成绩,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通过完成一项具体的服务或运营、检修等项目,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本专业范围内的技术问题的初步能力。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查阅及综述,工作设计,论文及技术文件撰写等环节,完成基本技能的综合训练,全学生具备计算机方面的通用能力,初步具有独立从事汽车服务与运营的能力。

2毕业答辩(3学分)

课程目标:毕业答辩是汽车类相关专业的学生对所学专业能力汇报展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验专业教学成果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学质量的集中体现。毕业答辩主要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能力、专业表述能力、客户谈判能力,通过答辩的环节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进行专业能力能沟通能力的锻炼,以及个人魅力的展示。

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要求每位同学均需参加评审,并进行公开答辩。要求学生能对毕业选题进行说明,能对毕业设计进行表述,能在毕业答辩中与人沟通。使学生树立严谨、负责、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具有创新意识的工作作风。综合答辩情况、设计情况及在其中所反应出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决定毕业设计成绩。

 


 

(七)教学安排

课程模块

课程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学分

授课学期

授课形式(线上、线下)

授课地点(校内、线场)

学分要求及相关说明



全科模块

思政课

1

思想道德与法治

必修

3

2






线下

校内

学分分配2(理论)+1(实践)


2

形势与政策

必修

1

2

2

2

2



线下讲座+线上

校内

每学期5次,建议1-5周,电信、机电、体育;6-10周,商、动科、农学;11-15周,人文、躬耕、汽修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必修

1


2





线下

校内

建议电信、动科、机电、农学第一学期开课,其他学院第二学期开课。


4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

限修

1

2






线下

校内

电信、动科、机电、农学:1-8周上《大学生就业创业》,9-16周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体育、商、人文、躬耕、汽修:1-8周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9-16周上《大学生就业创业》


5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限修

1

2






线下

校内


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必修

4


4





线下

校内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限修

1


2





线下

校内

建议电信、动科、机电、农学双周开设; 体育、商院、人文、躬耕、汽修单周开设


8

国家安全教育

限修

1


2





线下

校内

电信、动科、机电、农学:1-8周上《国家安全教育》,9-16周上《大学生劳动教育》;  体育、商、人文、躬耕、汽修:1-8周上《大学生劳动教育》,9-16周上《国家安全教育》


9

大学生劳动教育

限修

1


2





线下

校内


10

创新创业

限修

1



2




线上

线场



军事课

11

军事技能

必修

2








校内

军训期间完成军事课必修学分


12

军事理论

必修

2

2






线上

校内


体育课

13

体育(Ⅰ、Ⅱ)

必修

2

2

2





线下

校内



14

体育(Ⅲ、Ⅳ)

必修

2



2

2



线上

线场


公共基础课

15

高等数学

限修

4

4






线下

校内



16

大学英语

必修

4


4





线下

校内



17

大学语文

限修

4

4






线下

校内



18

信息技术

限修

4

4






线下

校内



素质拓展课

19

美育课程(音乐、美术、舞蹈、影视鉴赏)

限选

1

2






线上

校内



2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中华礼仪、传统技艺、文学瑰宝等)

限选

1

2






线上

校内




21

健康教育(防艾教育、生理健康、食品与健康、健康与健康能力等)

限选

1



1




线上

校内



22

职业素养(职场与人生、公共关系礼仪、公关与沟通等)

限选

1



1




线上

校内



公共任选课

23

党史国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等)

任选

1




1



线上

线场



2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中华礼仪、传统技艺、文学瑰宝等)

任选

1




1



线上

线场



全科模块小计

45



专科模块


25

新能源汽车概论

必修

2

2






线下

校内



26

机械制图

必修

4

4






线下

校内


27

汽车机械基础

必修

4

4






线下

校内


28

C语言程序设计

必修

4

4






线下

校内


29

汽车构造(上、下)

必修

8

4

4





线下

校内


30

计算机制图CAD

必修

4


4





线下

校内


31

汽车单片机技术

必修

4


4





线下

校内


32

新能源汽车电学基础与高压安全

必修

4


4





线下

校内


33

新能源汽车电机及控制技术

必修

4


4





线下

校内


34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检修

限修

4





4


线上+线下

线场


35

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

限修

4





4


线上+线下

线场


专科模块小计

46



专长模块


36

白车身检测与修复

限修

4



4




线上+线下

线场



37

汽车焊装工艺

限修

4



4




线上+线下

线场


38

汽车总装与调试

限修

4



4




线上+线下

线场


39

安全生产制造类

限修

4




4



线上+线下

线场


40

智能网联汽车概论、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配件管理与营销

限选

4




4



线上+线下

线场


41

汽车售后服务与管理、汽车维修质量检验、汽车商务礼仪

限选

4




4



线上+线下

线场


42

二手车鉴定与评估、汽车美容与装饰、汽车涂装技术与车身修复

限选

4





4


线上+线下

线场


43

毕业论文(设计、调研报告)

必修

5





5


线上+线下

线场


44

毕业答辩

必修

3





3


线上+线下

线场


45

顶岗实习

限选

20






20

岗位实践

线场


专长模块小计

56



合计

147



注:所有课程均要求采用过程性考试。



(八)毕业要求

1.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通过规定年限的学习,至少须修满147学分方可毕业。全科模块应修满45学分,专科模块应修满46学分,专长模块应修满56学分。

2.技能要求:学生在毕业时至少取得1个与本专业工种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或中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者1+X证书。

3.绩效要求:在线场教学点,依据企业绩效考核制度,结合学院线场教学管理制度,绩效综合评定合格。

(九)实施保障

1.师资队伍

专兼职教师的数量、结构、素质等。

教学团队采用“四导师”制,即企业的工程师、学校的教师、研究院的研究导师、企业的创新导师协同育人。

团队成员如下表所示。

表9 团队成员

姓名

职务/职称

专业/学科

专职教师或

企业导师

工作部门(单位)

教学领域

团队分工

(课程模块)

陆旭

助教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专职教师

汽车工程学院

课程模块开发、课程体系建设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检修、二手车鉴定与评估

刘双源

讲师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专职教师

汽车工程学院

课程模块开发

新能源汽车电机及控制技术

刘森

讲师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专职教师

汽车工程学院

课程模块开发

新能源汽车电机及控制技术

张闯闯

讲师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专职教师

汽车工程学院

课程模块开发

新能源汽车概论、C语言程序设计

杨浩

助教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专职教师

汽车工程学院

课程模块开发、实训基地建设

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

李菲菲

讲师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专职教师

汽车工程学院

课程模块开发

汽车单片机技术、汽车商务礼仪

朱国伟

讲师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专职教师

汽车工程学院

课程模块开发

机械制图、汽车机械基础

王恒

实验师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专职教师

汽车工程学院

实训基地建设

汽车构造(上、下)

王超

助教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专职教师

汽车工程学院

课程模块开发

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

王丙楠

助教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专职教师

汽车工程学院

课程模块开发

新能源汽车电学基础与高压安全、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

王翠杰

助教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专职教师

汽车工程学院

课程模块开发

智能网联汽车概论

夏涛

工程师

汽车制造类

企业导师

上汽大众南京分公司

教师培训、课程模块开发

生产管理及安全培训

葛萍

工程师

汽车制造类

企业导师

上汽大众南京分公司

教师培训、课程模块开发

生产管理及安全培训

冯兴元

高级工程师

汽车制造类

企业导师

上汽大众南京分公司

教师培训、课程模块开发

白车身检修工艺

郭兴成

工程师

汽车制造类

企业导师

上汽大众南京分公司

教师培训、课程模块开发

白车身检修工艺

钮洪康

高级工程师

汽车制造类

企业导师

上汽大众南京分公司

教师培训、课程模块开发

焊装工艺

朱允芝

工程师

汽车制造类

企业导师

上汽大众南京分公司

教师培训、课程模块开发

焊装工艺

王全喜

工程师

汽车制造类

企业导师

上汽大众南京分公司

教师培训、课程模块开发

总装与调试工艺

葛大伟

工程师

汽车制造类

企业导师

上汽大众南京分公司

教师培训、课程模块开发

总装与调试工艺

2.教学设施

上汽大众(南京)汽车产业学院在临近南京的仪征市建立了专业的人才培养基地——仪征培训中心,该培训中心按照德国大众集团最新技术标准,结合大众南京工厂的生产特点而规划建设。培训基地占地面积8312平方米,建有11个专业技术实验室、7个非专业培训室,4个测评室、2个会议室、2个办公室,另外还有符合德国大众标准的GF基础技能和Lean精益生产培训场地,设备资产总价值5000万以上。

培训中心一楼是以培训专业技能为主的实验室和培训场地,可以开展Kuka机器人、PLC变频器、液压气动、电气类设备、以及新能源电池、电机、电控等方面的专业培训。

培训中心二楼是以基础技能培训为主要目标的车间现场培训岛,包括基础训练工作台、元素训练工作台、PVC培训模块、喷漆培训模块、打磨/报交培训模块、冲压基础模块、冲压元素模块、5S培训场地、标准化作业培训场地、快速换型培训场地。

秉承着“造车亦育人”的人才观,参照大众的人力模型要求、企业的实际需求以及产业学院汽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基础技能培训方面,从总装、油漆、车身、冲压、精益生产五个模块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方面,从车身电气设备、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PLC等方面展开,并以此展开线场教学。同时还可以进行职前培训、技术管理培训、拓展技能培训等。

随着产业学院的成立,为了增进校企融合与合作,同时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未来几年公司将再投资2000万在南京工厂内增加建设一个培训场地。

汽车工程学院目前拥有2个实训中心,分别是位于4号实训楼地下的汽车实训中心以及新能源汽车实训中心,占地均为2000㎡,主要设备为实训整车、发动机拆装台架、底盘类拆装台架、电子电气类实训台架、新能源汽车相关台架等。

3.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解决法、四步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用企业岗位任务驱动,案例引导学生学习。

4.学习评价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以技能水平、企业绩效考核为主,通过学生获取技能证书、技能比武成绩和企业岗位绩效综合评定学习效果。

为了培养高质量高水平技能型人才,采用师生互评、师师互评、绩效考评和技能考评等方式,综合评定学生的技能水平等级。

5.质量管理

为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由学校教师、企业技师、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专家等共同组建教学管理团队,通过对学生的产、学、研、创四项能力进行综合评定。